——档案见证扶贫路 圆梦彝乡奔小康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17县市中,11个民族聚居县均为国家深度贫困县,属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难中之难,是影响四川乃至全国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关键因素。就在凉山的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冲刺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彝区视察,给凉山脱贫攻坚带来了不懈的动力,寄予了凉山最大的厚望。
【2018年2月11日】:中国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天。
凉山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后,各级档案工作者尽锐出战、全程参与、全面记录脱贫攻坚的历史记忆。
作为凉山州喜德县的定点帮扶单位,国家档案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通过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派驻帮扶、消费扶贫等多种形式,倾情倾力、竭尽所能帮扶喜德县。
从国家档案局到基层一线的档案工作者,始终铭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全力守护脱贫攻坚的历史记忆。
凉山脱贫攻坚是全国脱贫攻坚的生动缩影,凉山坚定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全州上下尽锐出战、全员上阵,唱响了“脱贫有多难,凉山有多拼”的时代最强音。
昭觉县悬崖村的村民搬进了县城集中安置点的新家;布拖县的阿布洛哈村,是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而今柏油路穿山越岭抵达了这里;雷波县的拉租村,地无三尺平,但人们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硬是削平一座座山头,建起了崭新的家园。
一条条穿山而过的公路、一片片生机勃勃的村寨、一个个方兴未艾的产业……让凉山区域性整体贫困落后面貌得到彻底改善。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州内各级各类1.3万名帮扶干部扎根一线,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苦、一起累、一起拼。铸就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奋斗精神;精准治贫、志智双扶的实干精神;迎难而上、决战到底的攻坚精神;守望相助、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超常付出、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
2014年以来,全州累计脱贫105.2万人,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7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完成35万余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100万余人住进安全新居;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较“十二五”末增长2.8倍,新改扩建国省干线、农村公路1.7万公里。
千百年来贫穷落后的大凉山,曾经“一步跨千年”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历史跨越,如今“脱贫奔小康”实现了社会文明的时代跨越。
我们坚信,凉山的明天,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